央广网西宁5月22日消息(记者 汪晓青 通讯员 张毓)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”,青海省确定主题为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。我国是世界上雉科鸟类物种最丰富的国家,共有64种,大部分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,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最受关注的类群之一。
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,雉科隶属于鸡形目,青海省雉科鸟类物种丰富,分布有16种,占全国分布物种的25%,其中一级保护物种4种,二级8种。栖息在各生境类型中的雉科鸟类,是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关键种,其生存状态反映着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,可以作为当地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示物种。
青海分布的雉科鸟类多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,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,形成了对高海拔、低氧、强紫外环境的独特适应,分布区域覆盖青海省的主要生境类型。
高原雉科鸟类作为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广泛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,近年来,随着青海省高度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,青海省雉科鸟类生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,但对其种群及栖息地研究仍缺乏深入了解。有些物种,例如绿尾虹雉和红腹锦鸡,虽在青海有历史分布记录,但多年来没有数据更新,亟待开展针对高原雉科鸟类的种群及栖息地研究,确定其种群数量、活动规律、重要栖息地特征及致危因素,为今后科学保护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。
我国是世界上雉科鸟类物种最丰富的国家,共有64种,大部分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,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最受关注的类群之一。